全國服務熱線
15211131413
聯系我們
聯系人:駱總
聯系電話:15211131413
郵箱:279067941@qq.con
運行總部地址:地址
來源:中國網
炎炎夏日,酷熱難耐,在這個綠意盎然的季節里,享受屬于夏天的時令風味顯得最合適不過。如果能在知了作響的午后,躺在涼席上喝一杯冰鎮青梅酒,該有多愜意啊!
沒有夏天逃得開青梅酒的支配。
入口酸甜,回味余甘,比白酒輕盈,又比啤酒溫柔,青梅酒是屬于仲夏夜的幻夢,擁有消解高溫中所有情緒的力量——喝著北冰洋與沙示汽水的孩子們長大了,成年人的快樂,當然是酸甜微醺的梅酒!
香醇酒意與清甜的味覺風暴巧妙結合,順滑宜口,造就了越來越多人對青梅酒的獨寵;偏低的度數,好喝不醉,又無形中降低了大眾的暢飲門檻。如果要在琳瑯滿目的酒品中,選擇一位“大眾情人”,青梅酒一定能躋身前列,而要是將比賽臺搬到餐桌上,它更是有著難以比擬的優勢。
青梅酒天生便有佐餐的基因。
青梅里含有豐富的有機酸,能促進唾液分泌,增進食欲;青梅中的枸櫞酸則有益于腸道消化,古人便偏愛佐青梅入餐,越吃越舒坦,越吃越盡興。然而,青梅天然的高酸度決定了它不適合直接食用,當經過糖的均衡與酒的碰撞,青梅酒的滋味,便像開了掛般地一發不可收拾起來,餐桌上嘗一口這馥郁酸甜,能叫人唇齒生津,食指大動。
事實上,青梅酒作為“佐餐小能手”的屬性早已在日本十分流行,走在大街小巷上,隨處可見梅酒的身影。人們獨酌時喝它,小憩時喝它,相聚時喝它,不但如此,餐前開胃與飯后消食都少不了青梅酒的陪伴,一整天的忙碌過后,在喧嘩熱鬧的居酒屋里,梅酒加冰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。
然而,當從中國走向日本的青梅酒回到家鄉,卻出現了“水土不服”的狀況。原來因為日式料理滋味清淡,中式美食調味復雜,因此日本偏愛的梅酒也更濃郁甜膩,與滋味復雜的中式菜肴相遇,非但沒有錦上添花,反倒有火上澆油的效果。
那么,適合中國人口味的青梅酒又是怎么樣的?怎樣的梅酒能配好中國菜?執著于這口酸甜的人們,從未停止過探尋。在資深品酒人及專欄作家黃山的眼里,梅見青梅酒就交出了不錯的答卷。
梅見青梅酒選用國家地理標志產品——普寧青梅,尤其是果大、肉厚、核小、高酸度的軟枝大粒梅,作為青梅原料,再輔以當地百年來傳承的糖漬工藝進行處理。青梅在收獲后的72小時內洗凈晾曬、去核去蒂,于糖中腌制至少90天出汁,所得到的青梅汁酸甜均衡,梅香濃郁,且在發酵反應中誕生獨特的風味物質。
普寧的青梅,古老的糖漬工藝,這些獨特而帶有強烈中國味道的風物,又在配制過程中與這片土地再熟悉不過的記憶——單純高粱酒相逢。
“基酒是青梅酒的靈魂,”黃山說,“市面上許多青梅酒將伏特加、清酒作為基酒,也許在國外受歡迎,卻滿足不了中國人的味蕾?!?/p>
因此,選擇口味清爽、干凈的基酒非常重要。梅見使用單一高粱小曲發酵的清香型白酒作為基礎,口感柔和順喉,自帶花果香的同時適配度高,能夠很好地托起梅香。更重要的是,高粱酒與中餐有著天生的契合度,以單純高粱酒為基酒的梅見,則在搭配中餐上發揮出了獨樹一幟的優勢。
配荔枝咕嚕肉時,酸甜醬料中夾雜著富含油脂的肉香,大開大合、個性強烈,這樣存在感十足的菜式,多吃則膩、少吃又饞,此時最適合一杯同樣酸甜交織的梅見青梅酒,帶著青梅的清香撞進口中,融于舌尖,解膩又開胃。
配麻辣小龍蝦時,辣椒與鹵料賦予小龍蝦痛快的辛香,卻也使難堪重辣的人望而卻步,想要解辣去油,又不愿奪走蝦肉的鮮美,冰鎮青梅酒可以說是它的最佳拍檔。梅見在解辣、解膩上的長處還要更進一步,梅酒天然的酸甜本身便與辣相克,而精心為中國味蕾研制的梅見口感圓潤、清爽怡人,能夠中和占據中式八大菜系四分之一的辣味,從而在佐餐過程中激發菜式的味道。
配膏蟹或大閘蟹時,蟹黃豐腴、鮮味極重,梅酒的酸甜沁香能夠將六月黃的脂香襯托出來,使其鮮而不膩,甜而不腥。中國人從前開始便有食蟹蘸醋的習慣,以酸味化解腥味、脂味,是中餐百味調和的重要方式之一,青梅酒的酸爽,與極致香濃構成精巧的配合。
一款優秀的青梅酒,必然有無數種美味的打開方式,或者,它本就是打開美味的一把萬能鑰匙。
中國人在吃上始終有著五花八門的想法,在這千變萬化的菜式里,青梅酒始終能在佐餐的場景里延展出屬于它的故事,一杯好的青梅酒,讓餐桌上迸發出了百般滋味,梅見更是在獨屬于中國的風味里,鋪開了更深遠的中國味道之路,不斷向未來佐餐酒的縱深世界里無限延伸。
上一篇:葡萄酒陳年后會發生哪些變化?
下一篇:已經是第一篇